第56章(1/2)
竹埙声呜呜咽咽响了好几个晚上,渐渐变得连贯起来了,却没再把虞锦诱出来过。
冯三恪再看手里这埙,说是睹物思人,竟分不清是在思谁了。
他和百里缙对坐着,各顶着一张愁肠百结的脸。百里身上的烧伤已经收口了,因冯三恪心细,收走了镜子,叮嘱过药童,每天扶着他散步都要挑园子里没人的时候,是以百里至今不知道自己毁了容。
清汤寡水吃腻了,馋虫勾起了酒瘾,他说尽了软话,才哄着冯三恪去厨房温了一壶小酒。
澄澈的酒液倒进杯,倒映着明明灭灭的烛光。入了喉,久违的辣意霸道地涌上来,百里叹了一声:“痛快!半月不尝酒味,跟熬了一辈子似的。”
冯三恪也随他喝了一杯,放下酒杯,如往常一样沉默。
百里缙也早习惯了他的沉默,自说自话:“今日管家来寻我了,问我是要跟着你们南下,还是跟着护卫去京城。我琢磨了一下午,还是跟你们去杭州罢,府里头我就认识一个你,要是跟上别人,人家肯定嫌我拖累。”
他那两条腿还得养些时,每天又得擦身换药,自己一人确实不方便得很。
百里缙咧嘴笑了,涂满绿药膏的脸上只露出一口燦亮的白牙:“你不嫌我吧?”
冯三恪瞅他一眼,摇摇头,没舍得击碎他最后一个念想。
余光瞥见百里缙轻轻舒出一口气。
*
回京的日子一拖再拖,最初说是过了年,后又改成十五,改成月底,好不容易定下了二月初六,又被五爷的这封急信给挡了。
于是这几日府里的孩子都垂头丧气的。
二月初七,总算等到了罗镖头带着人来,一群青壮汉子土匪似的骑在高头大马上进了街,余子巷上的大户人家听着这动静,都探出头来瞧热闹,略略一数,竟有五十多人。
虞锦有些惊:“怎么来了这么多人?”
镖队全是身强力壮的青年人,一支镖队有二十来个人就足够跑生意了,寻常山匪不敢惦记。而像茶叶这种精贵东西,买不了几车,用不到这么多人手。
罗镖头三十多岁,生得黑壮,闻言笑道:“老爷说今年的紫笋初芽各家都盯着,不好抢,怕与别家起了争执,要我多带些人壮势。有我们站在后边,姑娘才好说话。”
看样子还是场硬仗。
虞锦来了几分兴致,她家没经手过茶叶生意,她自己呢又不爱喝茶,对此一窍不通,以为这趟带够钱拼高价就行了,此时方知是自己想得浅了。
听罗镖头又道:“老爷特地请了两个茶博士随行,是一对老夫妻,一路上都在跟我说这顾渚紫笋的门道。属下是个粗人,半句听不懂,回头让他二人讲给您听罢。”
“那就有劳罗叔了。”
府里人多住不下,虞锦去跟姚老爷借了个宅子让他们休息了两天,初九当日浩浩荡荡启程了。
县上好些地主老爷闻讯,都来给她送行。虞锦与县令和姚家的人先作了别,再往后头瞧,本家的人也都来了,一个个挂着好看的笑脸。客套话说了一刻钟,在外人面前做足了亲热样,她这才回身上了车。
姚知非早已钻进了她的车中,挥手叫他爹娘回去吧,话落立马合上了车帘,不敢再看。他眼圈泛红,抬手抹了一把,窘迫道:“姑娘别笑话我,这是我头回出远门,昨儿晚上还兴致勃勃的,今早给爹娘敬了茶,背过了家训,才觉得不舍。”
虞锦没笑他,她十五及笄,同年就被她那狠心的爹撵出家门、跟着镖队跑商了。走的那天她差点把家里的大门一起带走,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最后还是被老镖头塞进车里的。等出了城门,看着眼前山清水秀,就把家忘了个干净。
姚知非不知她走了神,话锋一转:“姑娘要改道杭州的事,祖父与我说了,我与爹娘和梦得兄、咨文兄商议了一番,觉得去杭州比京城更合适,杭州遍地书画商,是京城都比不上的。”
“行,那就跟着去取取经。”
随着前头一声响亮吆喝,马车缓缓行了起来。县令带来的十几个衙役也都上马随行,朗声念着什么。
虞锦竖着耳朵听了好一会儿,越听越耳熟,好半天记起来了,这是县令为她虞家写的那封功绩状。什么至仁至义,博施济众云云,十几个汉子声音嘹亮,把一篇溢美之词念得气势恢宏。
虞五爷十多年没回过陈塘,他的事迹却家喻户晓,少不了县令造势的功劳。
马车拐上石青街,锣鼓声震天响,不知是谁家雇了舞狮队和戏班子,吹吹打打的,好不热闹,倒比虞锦来时阵仗更大。
街上只留出一丈宽的道来,路两旁站着满满的人,其中有不少是花婆街的百姓。那一场大火烧了他们的铺子屋舍,街上搭义棚施粥的商户不少,出钱给他们重修屋子的却只有虞姚两家了,是以百姓心中感念;还有周边几个镇上的学子,穿着儒衫,好认得很,从黄发小儿到耆老童生,都受过没钱念书的苦,对着马车长揖到地,行的是拜师之礼。
虞锦挂起车帘,初春的碎雪飘进来,路两旁的百姓仿佛不畏冷似的,目光灼灼望着她,夹道敲锣打鼓。
于是她坐在宽敞的马车里,尽管手捧着精致的海棠暖炉,脚下踩着的是吐蕃的羊毛藏毯,却仿佛与穷苦百姓有了切身的联系。
虞锦探出身子,朝着车外送行的百姓遥遥一拱手。
很快放下了车帘。
“姑娘不多看一会儿?”姚知非好奇。
虞锦直言:“不看了,每回有人拜我,都觉得心里有愧。”
“这话怎么说?”
虞锦垂眸沉默半晌,方抬眼看他:“我私心太重,别人说我虞家至仁至义,是陈塘之福,却不知我家图的是自己的名声,花钱买名声,担不起这份赞。”
“姑娘怎么会这么想?”姚知非讶然,又笑着问:“那你觉得仁商该是什么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