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横刀睥睨(中)(1/2)
伸三对秦楚道:“你为何会来此地?”
秦楚道:“因为我恨死了戚继光。”伸三道:“我听说此人奖惩功过好坏一直都公正分明,且他自己从不贪功,深得士兵爱戴,你为何会恨死戚继光?”
秦楚将事情的经过告知,伸三道:“原来是这么回事,这么说那唐顺之已经是将死之人了。”秦楚道:“我看是差不多了。”伸三将一锭金子给了秦楚,道:“可能你一辈子也挣不到这些钱。”秦楚眼睛一亮,接过金子,道:“大人有何吩咐,请尽管说?”伸三道:“若没有唐顺之,我等也不会屡战屡败而到此,虽然每一次都是小败,但一算起来,人数也不少,我要此人的人头给我死去的兄弟们祭祀。”
秦楚道:“这个恐怕……”伸三再给一锭金子,道:“此时办成了,你就远走高飞吧,此事再无人知道。”秦楚从未见过这么多的金子,他收起金子,心下一横,说道:“好,此事我来办了罢。”
秦楚说着就要里去,羽柴无虞忽然问道:“慢着,敢问阁下大名?”
秦楚道:“在下秦楚。”
羽柴无虞道:“我来帮助你办成此事吧。”
秦楚道:“不明白大人的意思?”羽柴无虞将一小包东西扔给秦楚,道:“这东西叫做气结血尽散,是慢毒药,普通人需要连续三十六天服下,才会身亡,中断几日,毒性则会自行消散。若唐顺之真如你说这般,这一包已经足够取他性命了,如果不是,你再回来跟我取。”
羽柴无虞如此便是要看一看秦楚所说的话是否真实,秦楚心里对此明白,秦楚暗忖只要自己到时候将这气结血尽散放入唐顺之所喝的药中,此事就等于办成了,简单至极。
秦楚说道:“放心吧,五日之内,我一定取下唐顺之的性命。不过这取人头之事需要你们派人前去才行。”伸三道:“这有何难,有你做内应,此事就变得很简单了。”
秦楚笑道:“好,就此一言为定。”说着趁着夜色乘船返回。
第三日拂晓,潮水落去,戚继光下令所有士兵每人三捆稻草出发,士兵进军,脚下激起烟尘,哄哄地向横屿而去。戚继光和柳尘缘、花楚楚、唐顺之附近的小山上观战,得知此事的百姓们在一旁观看,见戚将军号令士兵集结准备往横屿行进,他们立即欢呼起来:“戚将军终于号令出兵了,马上要开战了。”
有人感叹道:“不知道我们被擒去的家人此战后能够回来么。”
有人回道:“戚将军手下士兵威震敌胆,战无不胜,当然可以。”此时小山上的柳尘缘正看着士兵们攻取横屿必经的滩涂之地,这滩涂之地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身负武器的士兵若徒步过后定难以作战。
柳尘缘心道:“幸好有百姓支持的稻草,士兵们又得以歇息整整一日,不然今日士兵的体力定不是最佳,其后将难以攻取横屿。”
此时,士兵们来到海岸边,前方便是滩涂之地,士兵们停步勒定,回守看着戚继光所在的小山,只等戚继光的一声令下。戚继光一挥令旗,大喝一声下令道:“陈大成、吴惟忠两部进发。”
陈大成、吴惟忠大喝回道:“是。”其后士兵们开始有序前进,将稻草一捆捆地放置好,然后逐步而过。让令人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滩涂地泥泞太深,士兵们虽身负三捆稻草而去仍不够用,待稻草用完之后,队伍却只到一半的路程。此时士兵们开始犹豫是否要继续前行,纷纷顾首回望,等着戚继光的号令。
戚继光看见此景,手中的令旗挥舞,道:“此战只能前进,只能前进,前进。”身后的唐顺之拿起大槌,用尽全力极大战鼓,士兵们见唐顺之少有的督阵,士气顿时大增。陈大成道:“我们徒步过去,怕他个鸟,这不过的难走一点的路罢了,算个球啊。”
一士兵道:“不错,死都死了多少回,还怕他这一回么?”说完后人人皆说不可后退,那倭寇在浙江之时被打垮,难道这福建就不一样了么,这士兵的士气一起,就如火山喷薄,众士兵前后进入了没过膝盖深的腥臭的黑粘土里,缓缓而行,并相互鼓舞而进。俞大猷和季继河在队伍之后,道:“大家缓步而走,不要着急,走一步,我们便靠近一步。”
唐顺之与戚继光多年来一道征战,其一般以出主意见长,极少亲自参与战事或督阵,今日这般亲自督阵,着实让前方的士兵们想不到,且唐顺之有重病在身,如此一来更激起士兵们的斗志。
一旁的秦楚道:“大人,你身子病重,实在不宜举动剧烈。”
然唐顺之对此根本不听,如是照常。秦楚拦住唐顺之,拿过大槌,道:“唐大人,我来擂鼓。”
唐顺之道:“气力不及了,你先擂鼓,待我歇息片刻。”
同时伸三正在看着横屿西面的来犯之敌,他认得戚继光队伍的穿着,心道:“戚继光果然是来了,秦楚所说果然是真是。”他下令手下士兵们准备作战。伸三看着滩涂上吃力缓步前来的士兵,心想对方至少还需片刻才能上岸,他返回羽柴无虞所在的屋子,说道:“那秦楚所言不假,幸好我们有了准备。”
羽柴无虞道:“你估计对方会有多少人恰来。”
伸三道:“至少有六千人吧。”羽柴无虞道:“我们的士兵只有他们的一半多些,戚继光的队伍战力非同小可,若我们和他一直斗下去,我们必定会失败,我们看来是要撤退了。”此时上泉信七和松浦石一郎两方的人手没有集结,若是集结而来,至少有三万人,哪里会畏惧此战。伸
三道:“大人,我们是要做好撤退的准备,但此时未尝不可与之一拼,毕竟他们涉渡而来,这一路体力消耗极大,所以我们趁他们立足未稳给予痛击,如此未必没有胜算。”羽柴无虞思忖一番,道:“说的不错,传令下去,命令士兵严阵以待,务必重创来犯敌军。”此时严嵩急匆匆地走来,说道:“羽柴大人,快些把东西运走吧。”
羽柴无虞道:“严大人尽管放心,我们一定会护着你们的周全的。”说着让人前去帮忙将严嵩的金银珠宝送上仅有的两只船。
戚继光看见岛上的倭寇列阵以待,企图以逸待劳,他令旗一挥,道:“陈子銮、童子明两部快速跟上前。”陈子銮、童子带领明两部人马快速前进,紧紧跟在陈大成、吴惟忠两部人马之后。
花楚楚对柳尘缘道:“他们上岸一时立足未稳,恐怕不好应敌,这要如何是好?”柳尘缘道:“继光兄弟行军打仗多年了,他早已想到这一点。”两刻钟后,只见陈大成、吴惟忠两部人马陆续上岸,等待着的倭寇叽里呱啦地冲了上来,陈子銮、童子明两部人马则在其后开始搭弓射箭。
一阵箭雨后,倭寇惨叫声连连。此时乃布置鸳鸯阵的唯一机会,陈大成、吴惟忠两部人马快速摆好了阵型。在小山上戚继光见状,大吼一声,道:“好,鸳鸯阵的阵法摆好了,则此战定也,所有人给我狠狠地打杀,杀光此岛上的倭寇。”
此时前军陈大成、吴惟忠两部人马骤然爆出了一阵惊天动的吼杀声,似乎已戚继光呼应,两部人马如同巨浪冲卷向五口军阵,所有的隐忍与火气全部爆发出来,将全部撒在倭寇身上。
花楚楚看见经过了滩涂地的士兵们趁着间隙,快速摆出阵型,此阵形以十一人为一队,最前有一人,其次二人一人执长牌、一人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倭寇的重箭、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再二人为狼筅手执长枪,每支长枪长约三米,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最后跟进的是使用两名短刀的短兵手。
花楚楚曾经历沙场,她一看便知此阵厉害,说道:“这战法可谓天衣无缝。”柳尘缘想起当年在少室山之时,戚继光和唐顺之就曾说过要以阵法对付倭寇,如今所说已成。
柳尘缘道:“这阵法不知道花费了”倭寇的活动范围原多在浙江沿海一带,倭寇惯用重箭、长枪和倭刀作战,而在浙江沿海一带多山陵沼泽,道路较为崎岖,兵力不易展开,而倭寇又善于设伏,喜好短兵相接。
戚继光和唐顺之针对这一特点,耗费极大精力尽心研究,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战斗队形,这便是鸳鸯阵。此阵行动并非一成不变,完全可以根据情况和作战需要变纵队为横队,变一阵为左右两小阵或左中右三小阵,阵法灵活。在武器上使矛与盾、长与短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效能。
此阵运用灵活机动的特点,正好完全抑制住了倭寇优势的发挥。戚继光率领的士兵在浙江与倭寇的作战中,每战必捷。倭寇在浙江深知其苦,方才来到福建为害。
伸三下令士兵快速出战,以重箭射击。此时陈大成、吴惟忠两部人马阵形已成,倭寇重箭射出对陈大成、吴惟忠两部人马敌人的伤害不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