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空间之辣妈成长记 > 各有各的日常

各有各的日常(2/2)

目录

“这个干生意的地方,你这么吼,谁敢进来啊,和气生财。”老板退避离开。

总起来说,这份工作陈妈干的还算舒心。

陈妈在包子铺负责早晨烙千层饼和油饼,烙的饼外酥里嫩,口感很好,每天就五张,卖完为止。

陈妈烙完饼就去包子那边帮着包包子,包子上笼,又开始包馄饨。人多的时候,有时候负责收钱,有时候负责那包子,或者下馄饨,做鸡蛋汤。

包子铺的分工不明确,哪里忙干去哪里,很容易产生矛盾,你多干了,她少干了,女人多是非多,老人多,事更多。

有些事陈妈会给陈优说,有些不说。

不过陈优总从陈妈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这个包子铺多亏了有我!有我能顶半边天!老板很信赖我!我为老板操心操肺,老板器重我……

春秋天是晒孩子的季节,不像夏天炎热,不像冬天酷寒,在没有风,阳光好的时候,广场上一堆3岁以前的孩子。大部分都由老人看着,少部分是年轻人看着。

十一月,今天天气好,趁着暖和,陈优和邻居双双一起推着自己孩子去广场。陈优的推车不大,样子很好,是新式的推车,轻巧,上公交,高铁都没问题(据说上飞机没问题,没试过),双双的推车是娘家人从实体店买的,老人的眼光买的推车很喜庆,很大气,但是太笨重,比高景观婴儿推车还重,陈优把果果放在车里了,抱着双双的孩子阳阳,双双把推车从储藏室拉出来,接过阳阳。

晒娃这个事其实很无聊,把车子往广场上一放,陈优和双双坐在长椅上,个子拿着个子的手机,做低头族。

果果的车子扶手上缠一圈推车卡通毛绒铃铛,果果放弃吃手,玩着铃铛,双双看看在发愣的阳阳,把推车推倒果果对面,让两个孩子对着,可以一起玩,偶尔还可以对视,互相逗。

陈优和双双的行为,让另一边长椅上的两个老太太一起嫌弃。

在老人眼里,年轻一辈的人整天拿着手机,对孩子不理不睬,粗心还懒。

“我那个儿媳妇,周末起的比孩子都晚,家里从来不打扫,走进卧室,袜子,鞋,衣服乱扔,地板上全是!你看看出门的时候搭伴的光鲜亮丽,家里一团糟,就是屎壳郎滚粪球,表面光。”

“我家那个,周末看孩子,孩子摔一下,把膝盖都摔破了!我看了那么久孩子,孩子都不待摔一下。”

陈优给孩子穿一层连体衣,里面是加绒保暖,有时候陈优会怀疑会不会热,经常伸手摸摸果果的后背,观察一下有没有出汗。

在广场上老人看孩子很多已经穿上棉衣棉裤。这还不够,还要加上马甲。

有些老人走过来都啧啧:“穿的太少了!孩子不冷吗?”

刚开始陈优还会解释两句,后来不解释了,不管怎么说都不信。

年轻人很多都会给孩子带尿不湿,老人不喜欢,在老人的观点里,尿不湿会导致孩子O型腿,更喜欢光屁股,从小把尿。哪怕是冬天也要光着屁股。

“孩子屁股,大人的脸”,这是老人眼里最不怕冻的地方。

陈优直接反驳,大人上厕所时屁股冻的还难受,凭什么孩子就不怕?

再就是关于孩子的味蕾。很多年轻人尽量让孩子少接触盐,陈优一直坚持到孩子1岁。很多老人认为盐是力量之源,不吃盐没有力气,小孩子活动量大,需要的盐多。包括刘信在果果两岁时嫌弃陈优做的饭太淡,也会这么说。

阳阳不喜欢吃米粉,双双给他吃小米粥,米粥里放上香油,阳阳的爷爷用馒头蘸菜汤给孩子。

对于别人的生活,陈优不喜欢插手,别人问,她就说,不问,碰到了很少指手画脚。

另一边的老人还在聊天,说着家里的事,陈优和双双推着车子在广场上围着圈转。

每一代养孩子的方法都不同,所谓的经验也有不足之处,老一辈的养的孩子多,在她们的眼里就是权威,加上隔辈亲,很多将孩子养的缺点一堆。

当然,不能一竿子打死所有的人,所以说很多人,不是所有人。陈优建议年轻人带孩子,不是生了就完事,可以放松,生养,生与养离不开。如果年轻人养不好(看过很多年轻父母那孩子出气虐待的)还不如老人养。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年轻人家里很大的劳动力,章凤翠心疼儿子在外奔波,不止一次让陈忧出去工作,她来看孩子。

陈忧摇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世界上成长的路都不相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