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抵达幽州:如兰出阁与归宁(1/2)
在暮色如墨的深沉夜幕之下,幽州金帅亲率轻骑部队,如同暗夜中的疾风,星夜兼程,马不停蹄。他们在漫漫征途上日夜奔波,历经整整七日的艰苦跋涉,终于抵达了狄老将军的驻地。
辕门之外,夜风猎猎作响,狄老将军早已在此等候。只见他身姿挺拔,虽已年逾花甲,但气势不减当年。他抱拳向金帅行礼,那花白的银须在呼啸的夜风中肆意飞扬,而他的眼中,难掩重逢老友的欣喜光芒。这位一生戎马、身经百战的老将,在心底暗自揣测,金帅此番亲自前来,必定是为了即将全面展开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前来坐镇指挥,引领他们谱写一场辉煌的胜利篇章。
然而,当金帅表明此次只是前来视察时,狄老将军不禁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营帐之中,烛火随着微风轻轻摇曳,光影在帐壁上舞动,仿佛也在为这场对话增添几分神秘氛围。狄老将军坐在营帐之中,手不自觉地捻着胡须,脸上难掩失落与深深的不解之色。他望向金帅,缓缓开口说道:“智勇爵,如今我军兵强马壮,粮草储备充足,可谓是士气高昂,正值战力巅峰之际。此诚乃天赐良机,若挥师北上,踏破辽国,直捣黄龙,并非难事。麾下一众将领更是枕戈待旦,个个摩拳擦掌,磨刀霍霍,只等一声令下,便可冲锋陷阵。可若在此时,将作战策略改为蚕食之策......”狄老将军欲言又止,目光中满是忧虑,似乎对这突如其来的战略转变充满了担忧与困惑。
金帅微微抬手,示意狄老将军稍安勿躁,他神色沉稳,目光坚定而从容。“狄老,这蚕食之策,并非我一时兴起,而是我与官家经过反复权衡、仔细斟酌之后,方才定下的大计。”金帅顿了顿,继续说道:“其一,如此可将辽国当作磨砺新兵的绝佳试炼场。新军唯有在实战的烈火中千锤百炼,才能真正成长起来,为我朝锻造出一支坚不可摧的钢铁之师。”说到此处,金帅压低了声音,目光变得愈发深邃,仿佛穿透了营帐,望向更为遥远的地方,“其二,狄老您久历朝堂,想必深知,太平岁月里,武将往往难免遭受猜忌。留着辽国这个对手,方能彰显我等守土戍边的重大责任,让朝廷上下明白,我等武将枕戈待旦,时刻为守护家国安宁而不懈努力。”营帐内,烛火闪烁不定,在金帅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而他的话语里,却藏着诸多难以言说的深沉意味,让人细细品味之后,方能领悟其中的深意。
狄老将军微微低下头,陷入了沉思,细细琢磨着金帅话语中的深意。营帐内一片寂静,唯有烛火偶尔发出“噼啪”声响。半晌过后,狄老将军缓缓抬起头,目光沉稳而坚定地看向金帅,语气平和却透着决然:“好,我明白了,底下将领们的情绪,我会妥善安抚。”
金帅闻言,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轻轻点了点头。他深知狄老将军智谋过人,定能领会这背后的复杂考量。随即,金帅伸出手,亲切地拉着狄老将军,快步来到摆放着地图的桌前。他俯下身,手指落在地图之上,目光炯炯地说道:“狄老,依我之见,可分出小股精锐兵马向西进发,去探寻前路。沿着那古老的丝绸之路一路往西深入。”
狄青老将军听闻,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其实,他心中早有此念。在狄老将军看来,如今配备了火器的宋军,在战场上已然具备了无可比拟的强大优势,吞并辽国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因此,此刻分出一万到两万的兵马去执行探路任务,对整体战局而言,确实无关紧要。况且,将那些平日里好战心切的将领们分成几支队伍,安排他们去执行探路任务,也不失为一种安抚他们情绪的良策。如此一来,既可以让他们在行动中找到施展身手的机会,又能避免因战略转变而引发内部不必要的矛盾与纷争。
金帅与狄老将军目光交汇,二人相视而笑,诸多复杂的心思与默契,皆在这一笑之中,尽付于无言。随后,金帅将手指从地图上的丝绸之路移开,轻轻落在高丽所处之地,神色郑重地向狄老将军说起了跨过渤海湾、征战高丽的计划。
“狄老,您看,幽州距离海边极近,此乃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金帅一边说着,一边微微俯身,手指沿着地图上渤海湾的轮廓轻轻划过,“我们可以从军中精心挑选一批熟悉水性的将士,让他们先行展开登陆作战的训练。待海船建造完成之后,便一同随我挥师高丽。”金帅抬起头,目光中闪烁着坚定与谋略的光芒。
说罢,金帅微微凑近狄老将军,压低声音,语气中透着关切与深意,暗中建议道:“狄老,如今局势变幻,诸事繁杂,以我之见,也是时候考虑培养接班人了。您戎马一生,经验丰富,培养出的人才,必能为我朝军队注入新的活力,延续您的辉煌。”其实金帅这么侧面点狄老,想把狄破军调过来传承他的衣钵,但是金帅不能明说,如果狄破军接管了狄老将军的军队,算是比较符合金帅的利益,话反正说出去了,明不明白那就看这狄老将军怎么做了。
狄老将军手抚胡须,缓缓点头,金帅话语中的深意,他心领神会。毕竟岁月不饶人,自己年事渐高,纵使心中豪情不减当年,可体力与精力终究大不如前,至多还能在战场上征战寥寥几年。若此时在不能精心培养出一个信得过的人,日后自己辛苦打拼下的局面,极有可能被他人轻易摘桃子。
而在繁华的东京城里,盛府再度被喜庆的氛围所笼罩。今日,乃是如兰出阁的大喜日子。如兰终于得偿所愿,嫁给了文炎敬。王若弗心中虽有些许不悦,毕竟文家在门第上,较之华兰、墨兰、明兰所嫁夫家,确实稍逊一筹。然而,文炎敬在科考中高中举人,也算是有了些功名在身,与如兰倒也称得上般配。再者,如兰对文炎敬情根深种,认定了此人便是自己的良配,王若弗纵然满心不情愿,却也着实没了法子。
思及此,王大娘子心中暗自盘算起来。华兰所嫁甚好,金帅在朝中不能说是权倾朝野也算得上一个有实权的人物,日后让华兰帮衬如兰,给她的夫婿谋个合适的差事,想来并非难事。如此一想,王若弗心中的无奈稍减,也便渐渐认了这门亲事。
如兰此番出嫁,规格竟与明兰当初相差无几,同样是十里红妆,那场面,可谓是热闹非凡,尽显盛家的气派。华兰与淑兰在众人的悉心保护下,也赶来参加如兰的这场盛大婚礼。值得一提的是,淑兰也在金帅离开的前一日,如愿以偿地怀上了身孕,只是月份尚浅,肚子还未显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