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神探施公 > 第301章 绣娘密码本

第301章 绣娘密码本(1/2)

目录

苏州城的春雨总是来得突然,方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便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施公站在府衙后堂的窗前,手中捧着一块锦缎,眉头紧锁。锦缎上绣着繁复的牡丹花纹,乍看不过是寻常绣品,但施公总觉得其中暗藏玄机。

\"大人,黄捕头到了。\"书童在门外轻声禀报。

\"让他进来。\"施公头也不抬地说道,手指轻轻摩挲着锦缎边缘的针脚。

黄天霸大步流星地走进来,一身捕快装束被雨水打湿了半边。\"大人,您找我?\"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目光落在施公手中的锦缎上。

施公将锦缎递给他:\"你看看这个,可有什么异样?\"

黄天霸接过锦缎,翻来覆去看了几遍,摇摇头:\"不就是一块绣花缎子吗?绣工倒是精细,牡丹花栩栩如生。\"

\"你再仔细看看针脚走向。\"施公指点道。

黄天霸眯起眼睛,凑近观察,忽然\"咦\"了一声:\"这针脚...似乎有些规律?不像是随意绣的。\"

施公点点头:\"我怀疑这是一种密码。前日有人将此物匿名送至衙门,我怀疑与近日城中流传的'绣娘密码'有关。\"

\"绣娘密码?\"黄天霸一脸茫然。

施公走到书架旁,取出一本册子:\"据线报,苏州绣坊中有一群绣娘,利用刺绣技法传递秘密信息。她们将密信绣在锦缎暗纹中,只有懂得特定技法的人才能解读。\"

黄天霸挠挠头:\"这些绣娘为何要这么做?\"

\"这正是我们需要查明的。\"施公神色凝重,\"皇上即将南巡,苏州作为重要一站,若有异动,后果不堪设想。\"

雨势渐大,敲打在窗棂上发出密集的声响。施公走到案前,取出一张苏州城的地图:\"据我所知,苏州城内最有名的绣坊是'锦心绣坊',那里的绣娘技艺精湛,尤其擅长苏绣。明日我们便去探访。\"

次日清晨,雨后初晴,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施公换了一身普通文士装扮,黄天霸则扮作他的随从,二人来到了位于城西的锦心绣坊。

绣坊门前挂着\"锦心绣\"三个大字的匾额,笔力遒劲,据说是前任苏州知府所题。推开雕花木门,迎面是一间宽敞的厅堂,四周墙上挂满了各式绣品,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无不栩栩如生。

\"客官可是来订绣品的?\"一位中年妇人迎上前来,笑容可掬。

施公拱手道:\"久闻锦心绣坊大名,特来见识苏绣绝技。不知可否参观一番?\"

妇人略显为难:\"这个...绣坊重地,向来不对外开放...\"

黄天霸适时地掏出一锭银子:\"我家老爷是扬州来的绸缎商,有意大量订购苏绣。\"

妇人眼睛一亮,接过银子:\"既然如此,二位请随我来。\"

穿过厅堂,后面是一个宽敞的院落,四周是一间间绣房,隐约可见里面坐着许多绣娘,正低头专注地绣着手中的活计。丝线在阳光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宛如流动的彩虹。

\"我们绣坊有绣娘百余人,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妇人自豪地介绍,\"特别是我们的领班沈绣姑,她的双面绣堪称一绝,连宫里都指定要她的绣品。\"

正说着,一位约莫二十五六岁的女子从里间走出,身着素雅的淡青色衣裙,发髻简单挽起,只插了一支木簪。她眉眼如画,手指修长白皙,正是一双适合刺绣的巧手。

\"沈绣姑,这二位是来看绣品的客人。\"妇人介绍道。

沈绣姑微微欠身:\"见过二位。\"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坚定。

施公注意到她的目光在自己脸上停留了片刻,似有深意。他不动声色地回礼:\"久闻沈姑娘绣艺超群,不知可否一观佳作?\"

沈绣姑略一沉吟:\"请随我来。\"

她领着二人来到一间单独的绣房,里面陈设简单,只有一张绣架和几个放丝线的架子。绣架上绷着一块半完成的绣品,是幅山水图,远山近水,层次分明,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出痕迹。

\"这是...\"施公走近绣架,惊讶地发现这幅绣品竟能从正反两面看出不同的图案,正面是山水,反面却是花鸟。

\"双面三异绣。\"沈绣姑解释道,\"正反两面图案不同,且用色也各异。\"

黄天霸瞪大了眼睛:\"这怎么可能?一根针如何能绣出两面不同的图案?\"

沈绣姑微微一笑:\"这便是苏绣的绝技了。针从这边穿过去时是一种颜色,穿回来时换另一种颜色,如此反复,便能达到两面不同的效果。\"

施公若有所思:\"如此说来,绣品中藏着肉眼难以察觉的秘密也是可能的了?\"

沈绣姑的手指微微一顿,随即恢复如常:\"大人说笑了,刺绣不过是手工艺,哪能藏什么秘密。\"

施公眼中精光一闪:\"我并未表明身份,沈姑娘如何知道我是'大人'?\"

绣房内一时寂静。沈绣姑深吸一口气,忽然快步走到门前,确认外面无人后,关紧了房门。

\"施大人,我等你多时了。\"她的声音压得极低,从袖中取出一块与施公昨日收到的极为相似的锦缎,\"请看这个。\"

施公接过锦缎,对着光线仔细观察,发现其中暗纹隐约构成文字形状,却因绣线颜色与底料相近而难以辨认。

\"我需要一个绷架和更强的光线。\"施公说道。

沈绣姑迅速取来一个圆形绣绷,将锦缎绷紧。施公让黄天霸举着绣绷站在窗前,自己则取出一面铜镜,调整角度让阳光透过锦缎折射在墙上。

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墙上的光影中,清晰地显现出几行文字:

\"三月十五,龙舟至苏,酉时三刻,灯影楼西。\"

黄天霸倒吸一口冷气:\"这是...皇上南巡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如此机密之事,怎会...\"

施公面色凝重:\"沈姑娘,这密信从何而来?\"

沈绣姑神色紧张:\"绣坊每月都会为织造局绣制官服和贡品。三日前,我在一批送往京城的锦缎中发现了这个。我怀疑有人利用绣坊传递消息,便在仿制一份后,将原件暗中送到衙门。\"

\"你懂得破解之法?\"施公锐利的目光直视着她。

沈绣姑咬了咬下唇:\"我师父曾教过我一种'折射读绣法',用绷架绷紧绣品,以特定角度折射光线,便能显现暗纹中的文字。这种技法源于宋代,本用于绣制隐秘家书,后来失传已久,只有少数绣娘知晓。\"

施公点点头:\"你师父是?\"

\"先师姓林,曾是宫中绣院掌事,因得罪权贵被贬出宫,在苏州隐姓埋名,开了这家绣坊。\"沈绣姑眼中闪过一丝哀伤,\"去年她突然暴毙,死前告诉我绣坊已被人利用,要我设法将消息传递给可信的官员。\"

黄天霸忍不住问:\"是谁在利用绣坊?\"

沈绣姑摇头:\"师父未来得及说明便...但我发现每次有特殊绣品要送,织造局的曹总管都会亲自来监工。\"

施公若有所思:\"曹无庸...此人背景复杂,与朝中多位大臣有联系。\"他转向沈绣姑,\"沈姑娘,此事关系重大,我需要你继续留在绣坊,暗中留意可疑之处。但务必小心,不可暴露。\"

沈绣姑坚定地点头:\"民女明白。\"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沈绣姑脸色一变:\"是曹总管来了!他每月今日都会来检查贡品进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