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尼日利亚的节奏主权之争(2/2)
次日清晨,长老带领叶凌来到部落的圣林。潮湿的雾气中,古老的猴面包树垂下无数气根,地面散落着历代鼓手留下的鼓槌。“这些树会记住所有节奏,” 长老抚摸着树皮上的刻痕,“你们的数据库能做到吗?”
叶凌望着阳光穿透雾霭,在气根间织出金色的帘幕:“我们可以做一面‘声音的镜子’,让每个节奏既能看见自己,也能看见世界。” 他打开感应垫,录制下森林里的风声、虫鸣、树皮摩擦声,转化为可分享却不可篡改的数字档案。
三天后的部落会议上,奥贡长老将刻有部落图腾的木牌按在感应垫上,完成了区块链上的主权认证。当系统提示 “伊博鼓语节奏集 所有权确认” 时,青年们突然爆发出欢呼,有人开始用棕榈酒在地上画新的节奏图谱。
“我们同意加入根系计划,” 长老递给叶凌一个雕刻着双蛇缠绕的木杯,里面盛着棕榈酒,“但有个条件 —— 你们要教我们用智能设备记录祖先的梦境。”
西蒙愣住:“梦境?” 长老点点头,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我们的鼓手打鼓时,能听见祖先在梦里的节奏。你们的设备能捕捉到吗?”
阿泰突然想起在波士顿做的那个梦 —— 他梦见自己的竹筒鼓长出根系,扎进班兰村的稻田,又延伸到非洲的红土地。“也许不需要捕捉,” 他轻声说,“只要给梦境一个共振的空间。”
离开尼日利亚时,西蒙的行李箱里多了三根猴面包树的气根,叶凌的手机里存着长老送的梦境节奏录音。飞机穿越云层时,阿泰望着舷窗外的阳光,突然抓住西蒙的手腕:“你听,云层的声音像不像伊博鼓的低频震动?”
西蒙屏息凝神,良久后笑了:“还真有点像。看来我们的根系计划,需要更多这样的耳朵。”
回程的航班上,叶凌收到李洁的消息:“未来旋律总部要求删除非洲部落的‘非商业性节奏’,西蒙正在会议室据理力争。” 他望着舷窗外的云海,想起森林里斑驳的阳光,突然明白 —— 真正的文化守护,从来不是将节奏锁在数据库里,而是让它们像种子一样,在不同的土壤里自由生长,开出属于自己的花。
当飞机降落在曼谷素万那普机场,叶凌摸出奥贡长老送的木杯,杯底隐约刻着新的节奏符号 —— 那是他在尼日利亚最后一夜,与长老一起即兴创作的旋律。此刻,这个节奏正在区块链上流行,从西非的红土地到东南亚的稻田,成为连接人类共同心跳的密码。
而在遥远的伊博村,圣林里的猴面包树正随着季风轻晃,气根上新挂的感应垫,正在记录着一场关于梦与节奏的对话。那是科技与传统共同写下的新诗,用泥土的平仄,和代码的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