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田间课堂(1/2)
自留地的玉米苗刚破土三寸,苏晚晴的草帽就被顾沉舟的引流图压出了折痕 —— 那是他用弹道笔记改装的田亩手册,封皮画着玉米与大豆的套种示意图,行距标注着 \"80 厘米 = 轻机枪有效射程减半\",旁边用红笔圈着 \"立体种植 = 山地防御工事原理\"。
\"灌溉渠要顺着等高线走,\" 顾沉舟趴在田埂上,作训裤腿沾满青泥,膝盖处的耐磨补丁蹭着新翻的黑土,\"就像在山体打坑道,\" 手中的弹道铅笔在田垄画着抛物线,拐点处标着 \"爆破点 = 蜗牛出没区\",\"弯道角度 45°,\" 笔尖敲了敲笔记本上的狙击镜归零表,\"水流冲击最小。\"
苏晚晴望着他后颈的星形烫伤在烈日下泛着微光 —— 那是 1982 年救火时留下的,此刻正被汗水浸透,像朵开在弹道终点的红景天。他的作训服口袋里露出半截雷管拆解图,却被用来计算水渠的土石方量,每处标注都混着农业术语与军事符号:\"松土深度 30 厘米 = 手榴弹投掷安全距离\",\"渠壁加固 = 战壕防坍塌工艺\"。
\"你这当兵的,咋还懂种地?\" 隔壁李老汉拄着锄头,望着顾沉舟用刺刀在田埂刻的水流标记 —— 那是用爆破专业的 \"炮孔定位法\" 画的,每个标记旁都插着根弹壳,底缘刻着 \"1984.6.5\",正是开始改良灌溉渠的日子。
顾沉舟抬头,刺刀尖还沾着湿润的泥土:\"部队在高原驻防时,\" 指了指手册上的青稞种植笔记,\"用迫击炮抛物线算过青稞的日照角度,\" 突然笑了,耳尖在草帽阴影里发红,\"现在给晚晴算玉米的向阳面,\" 笔尖划过套种的大豆苗,\"原理差不多。\"
苏晚晴蹲下身,发现引流图边缘画着微型工事:玉米秆当立柱,大豆藤作伪装网,水渠沟壕对应 \"战时供水系统\"。她的指尖划过顾沉舟特意标注的 \"蜗牛预警带\"—— 用红景天粉混弹壳碎末撒在田垄边缘,和边防连的警戒线一个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