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拥有“两朝一脉”的高贵血统(2/2)
李世民在当时是不受李渊看好的,在李世民上面还有李建成和李元吉。如果不是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可能确实和这个李恪没有多大关系。但是李世民成功了,他成为了皇帝。而作为最受李世民喜爱的李恪按理来说应该成为太子,但是都没有,这是为什么?
李世民是爱自己的儿子李恪的,但是当坐上皇帝那个位子之后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的。李恪最终还是被派去了外面。原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没有,李世民收到了一封奏折,这是针对李恪的奏折,当时的大臣害怕李恪会想当初的李世民一样发动政变成为皇帝。但是李世民知道李恪不会,可是这些都已经不是他能够左右的了,李恪最后还是被削去王位。
李世民在自己的两个儿子死了之后更是加深了对李恪的喜爱,他曾想将李恪立为太子,这让长孙无忌非常的惊恐,因为他觉得李恪没有资格成为太子,而原因仅仅是因为他是前朝血脉。所以他发动了一切的关系和力量,最后才使得李世民没有将李恪立为太子。而正是因为错过了这个乃至造就了李恪后来的悲惨结局。
李世民死后,李治登基。对待自己的哥哥,李治还算厚道,给了李恪司空的职位。但是在三年后的房家争斗中,李恪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本来这个和李恪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但是李恪最喜爱的妹妹高阳公主却是房氏的人,长孙无忌在这场争斗中看到了杀死李恪的最好方法。他们利用李恪与高阳公主的关系将其拉进了争斗的漩涡,而这都是长孙无忌这里利益集团的陷害。
作为一个拥有隋炀帝以及李世民血脉的李恪来说,他的血脉是高贵的,而且他为人谦和,学识渊博。当时将李恪拉入争斗中的房遗爱傻傻的认为凭借李恪“地亲望高,中外所向”便可以免去一死,却不知道这场局针对的就是李恪。都知道李恪是冤枉的,但是只要李治相信了便可以了。
结局是什么呢?原本李恪是太子却因为“两朝血脉”而没了机会,甚至还被自己的弟弟所杀,而理由又是什么呢?同样是他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