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章:薛境霖(2/2)
膝柄木现仅存10株卫矛科半常绿乔木,濒危种,国家1级保护植物。忠国仅此一种。广西西南部发现的膝柄木是该属分布最北的种类。对研究忠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及其热带亲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金花茶(itidissia)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分布于广西。花瓣金黄色,具蜡质光泽,是忠国宝贵的种质资源,被誉为“茶花皇后”。
银杉(cathayaargyrophyl)松科常绿乔木,分布在广西、贵州、湖南、四川等地的局部山区。其花粉曾在欧亚大陆第三纪沉积物中发现,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
…………
但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和植物资源的干扰和破坏,植物物种灭绝的速度急剧加快。忠国于1984年公布了第一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共包括388种植物。其中以下8种植物被列为一级保护植物,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植物环境是人类产生的摇篮,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没有植物,生命不能延续。因为植物能通过空气、水和阳光制造养分维持生存。这一点人和动物都做不到。要知道动物是通过吃其他动物和植物生存的。所以说植物是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植物在整个生命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动物和植物同为生命,人类是动物界里的一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众多的生命个体彼此之间,既有竞争,更有合作。任何生命系统中的一员是不能脱离其他生命而单独存在的。地球的生命系统依靠食物链来维系,动物位于食物链的高端,负责维系生命系统的平衡。植物位于食物链的末端是维系生命系统的基础。没有了植物生命系统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生命系统不能缺少食物链的任何一个环节。
由于生境破坏、环境污染、现代工业的恶果、迅速的人口增长,致使每天都有几十种动植物灭绝。也许在随之而来的几百万年内,物种大灭绝为新物种的发展提供了余地。但是,一个物种消逝后将决不再现。
“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野生动物也同是如此”。
地球从17世纪到20世纪末的300年里,可以说是世界从近代逐步走向现代的时期。在这300年里,人类的文明飞速地发展,时代在进步,地球正在一点点地为我们所改变。同时,在这300年里,地球上也有300多种美丽的动物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据世界《红皮书》统计,20世纪有110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以及139种和亚种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了。世界上已有593种鸟、400多种兽、209种两栖爬行动物1000多种高等植物濒于灭绝。
澳大利亚24种大型动物灭绝了23种包括袋狮,巨袋鼠,袋犀,双门齿兽,古巨蜥,沃那比蛇。美洲生物以属为单位灭绝。北美47个属里灭绝了34个属,南美60个属里灭绝了50个属。
渡渡鸟于1681年灭绝;
大海牛于1768年灭绝;
恐鸟、蓝马羚均于1800年左右灭绝;
大海雀于1844年灭绝;
南极狼于1875年灭绝(生活在地球最南端的犬科);
美国缅因洲海鼬于1880年灭绝;
牙买加仓鼠于1880年灭绝(区域性灭绝);
斑驴于1883年灭绝;
澳洲小兔猼于1890年灭绝;
昆士兰毛鼻袋熊于1900年区域性灭绝;
圣诞岛虎头鼠于1900年灭绝;
澳米氏弹鼠于1901年灭绝;
白足澳洲林鼠于1902年灭绝;
南加利福尼亚猫狐于1903年灭绝;
西袋狸于1910年灭绝;
东袋狸于1940年灭绝;
北美白狼(纽芬兰白狼)于1911年灭绝(唯一全身纯白的狼);
卡罗莱纳长尾鹦鹉于1918年灭绝
旅鸽(北美旅鸽)于1914年灭绝(数十亿只不到一个世纪时间灭绝);
基奈山狼于1915年灭绝(最大的狼亚种);
佛罗里达黑狼于1917年灭绝;
新墨西哥狼于1920年灭绝;
巴巴里狮于1922年灭绝;
中国犀牛于1922年灭绝(区域性灭绝);
澳豚足袋狸于1926年灭绝;
澳花袋鼠于1927年灭绝;
澳巨兔袋狸于1930年灭绝;
新南威尔士白袋鼠于1930年灭绝;
巴厘虎于1937年灭绝(最小的老虎亚种);
印度亚洲猎豹于1948年灭绝(区域性灭绝);
喀斯喀特棕狼于1950年灭绝;
墨西哥灰熊于1964年灭绝;
德克萨斯红狼于1970年灭绝;
台湾云豹于1983年灭绝;
危地马拉鸊鷉于1987年灭绝;
亚欧水貂于1997年左右灭绝,
……
世界上最大的海雀、毫无防御能力的史德拉海牛、地球上最大的狮子、世界最南端的狼、唯一生活在非洲的熊、亚洲西部唯一的老虎、世界上仅有的纯白的狼这些动物的消亡绝大多数都与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有的是因为栖息地和家园为人类的开发和活动破坏失去了安身之地;有的是因为人类为了自身利益或者满足自己奢侈目的。为了人类自己的贪婪对它们恶意地进行大肆捕杀……
当处于自然界食物链的金字塔基的所有生物都灭绝了,活在金字塔尖的人类,你还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