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大唐盛世38(1/2)
新罗王金法敏当即上书, 表示自己并无不臣之心,私通高句丽旧部一事实属冤枉。
然而,李勣早已得了皇帝的命令,不必听新罗王的狡辩之语,故而李勣虽然接了新罗王的文书,但没有递至长安, 而是往案上一压。
元万顷又得了李勣的重用, 写了一篇《檄新罗文》后, 唐军全线出击。
新罗当年就是被高句丽和百济逼得差点亡国, 若不是大唐派军,新罗早就被高句丽吞了。唐军发兵五十万,十个月平定高句丽。而对付新罗,从边境起的全线出击到攻破新罗国都, 只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
朔阳十年七月十六日, 金城城破,新罗王金法敏自刎,新罗王室子孙为唐军俘虏, 继高句丽王和渊男建之后,将被送至长安由皇帝发落。
新罗领土被划分为四个都督府,二十余个州县, 设金城都护府, 统辖新罗旧地。
朔阳十年八月, 薛仁贵、刘仁轨、郭待封等将领得了圣上旨意, 各率兵两万, 留守辽东之地,以防高句丽、新罗旧部反扑。
他们人虽然没有归京,但封赏已下,论功勋各有晋升。为安抚人心,朝廷下令擢升了一些归唐王室成员为都督、州刺史,但军政之权则牢牢掌握在薛仁贵等人手中。圣旨送达之时,朝廷的赏赐也跟着到了,是为犒赏三军。
将郭待封留在金城都护府是萧明晟的主意。郭待封是名将郭孝恪之后,勇武有之,对大唐的忠心亦不用怀疑,但就是心气高。上辈子咸亨元年,大唐对吐蕃发兵的时候,点了他做薛仁贵的副将。郭待封心怀不满,处处与薛仁贵作对,违抗军令,最终大非川惨败,唐军损失惨重,不得已与吐蕃约和而还。
不能将唐军惨败尽数归咎于郭待封的身上,但不遵主将之命,他确实是个祸头子。
当初会选择郭待封做副将,是因为郭待封是鄯州都督,熟悉敌情。这一回干脆将人留在金城都护府,三年后攻打吐蕃便没有他的事。而以着郭待封的本事,在金城都护府这边总能做出点样子来。
朔阳十年八月二十五日,李勣大军终于返京,皇帝亲率文武百官出长安相迎。奏凯歌,整军入长安城,于太庙举行献俘仪式,早在数月前就被送入长安的高句丽王和渊男建也在其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