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回娘家~(2/2)
大鱼啊大鱼,
快跳上船头;
福总在前头,
我亦往前走,
祸总在后头,
追也追不上咧~”
……
船行至水流较急处,花大郎唱罢,取出挂在船尾的竹篓子,这竹篓子挺大,篓口的直径约莫一米,篓子底部收缩至一半,编织的竹篾有小指粗,编的时候留出来的孔眼有鸡蛋大小。
花大郎将篓口两端系着粗绳的竹篓丢进水里,竹篓很快沉入水里,行船速度不可避免地慢了一些,花乐乐从梅娘的记忆里知道,这段河流鱼多,多半是能网到鱼的。
果真等小舟即将拐往清溪时,花大郎将竹篓拉起来,篓子里有十来条鱼,最小也有三指宽。古人不一定都具有什么小鱼不抓留长大的环保意识,但如果竹篓的孔眼编得密了,小舟势必被巨大的竹篓拖拽了速度。顺势而为,是古人对自然索取生存物资的长久之理。
望着活蹦乱跳的鲜鱼,花乐乐开始想象它们的做法,暗暗吱溜着口水一直到花家。
小船在一个小渡口停下了,说是小渡口,真没夸张,一块木板和两根木头就搭在一起支在岸边,恰好有两个孩子在边上钓鱼,看见了花大郎的船,立即把竹竿丢了,雀跃地跳起来,“祖父~阿爹~你们回来了~”脚下羸弱不堪的木板随之震动,花乐乐看了暗中捏把汗,不会倒塌吧?
“接住!”花大侄子将船绳朝岸上抛过去,那大个的孩子一把接住,熟练地将船绳绑在了渡口边上的歪脖子树上。待花乐乐三人上岸,“阿爹,您买了什么好吃的回来啊?”两个孩子期待地问,还没得凑近,花大侄子便挥手赶人,“去去去,你们的小姑奶奶回来了,还不快叫人!”
一大一小冲着花乐乐齐齐叫道,“小姑奶奶好~”
花乐乐被这称呼囧了一下,连忙掏出前些天张屠户给的一包糖块,“……大猫、二猫,”她翻着梅娘的记忆叫人,将那油纸包着的糖块递给二人,“拿糖去分给其他人吃吧。”
两个小孩在自家老爹的点头同意下,飞快接过那包糖,“谢谢小姑奶奶~”然后四条小短腿如同装了四缸发动机一般,往家里跑得没影,还能在田埂间涧溪边听到俩人的嚎叫,“阿娘~阿祖~小姑奶奶来啦~”
花乐乐三人走到了花家,花大郎还没到门口就扬声叫道,“爹、娘,你们看谁回来啦?”话音没落下,花乐乐就看到一群人从门里蜂拥而出,男女老少围着花乐乐叫个不停,“小姑姑来啦~”、“小姑奶奶~”、“小姑子回来了。”
花乐乐望着黑压压的人头,感觉头皮有些发麻,“都在啊~”
花老爹和花老太生有梅娘兄弟姐妹四人:大哥有三个孩子;二姐嫁到清溪上村,已经是祖母级的人物了;三哥有四个孩子。侄子辈大多取了亲,像花大侄子作为长孙,已育有三个孩子,最大的是个姑娘,正在议亲当中。
因父母在不分家,花家四代同堂二三十口人全部挤在一起,所以尽管花家的房子有十几间看起来地方挺大,实际上鉴于老百姓建房子不能僭越,总是免不了磕磕碰碰的。
一个四十岁出头的白胖女人嗤笑出声,“快到冬至了,大伙儿都忙着上供的事情,不在家里能去哪里?”
这个嘴巴像刚吃了辣椒的女人就是梅娘的二嫂,梅娘和她处得不太来。
花乐乐不跟她计较,走近花老爹、花老娘身边,在他们面前蹲下,冲两个头发全白的老人叫道,“爹、娘。我回来了~”
“哼!”花老爹扭头,不让人看见他红了眼。花老娘眼神已不大好,她睁着眼睛左右端详,红着眼睛突然伸手拍了花乐乐的脑袋一巴掌,骂道,“小没良心的!”
力道不大,花乐乐却红了眼,一时想起了自己的父母,鼻子酸酸的,“我对不起你们。”
花大嫂见状,连忙上前安慰,“好好的日子哭什么?公公婆婆,你们看小姑子这不是回来了吗?应该高兴才对!”
花大侄子的媳妇也跟着应和,“阿祖,要不孙媳妇现在去清溪上村走一趟,告诉大姑奶奶,小姑奶奶回来了,明日等大姑奶奶也回娘家,咱们一大家子聚一聚?”
花二嫂不酸不痒地刺一句,“就是嘛,人多抢着吃饭才香嘛。”看表情似乎不太乐意大姑子回来。
花老爹可不用看儿媳的脸色,直接下命令,“二媳妇,待会儿吃过晌午,你去!”
花二嫂没有顶嘴的权利,只能惺怏怏地答应下来。
</p>